百年奋斗,百年峥嵘——为建党百年献礼(四)
“国共两度合作,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。首次合作,孙先生领导,吾辈虽幼,亦知一二。再次合作,老先生主其事,吾辈身在其中,应知梗概。事虽经纬万端,但纵观全局,合则对国家有利,分则必伤民族元气。”
--摘自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

第一次国共合作回顾:
合作基础:新三民主义(民族、民权、民生)
合作目的:反帝反封建,建立民主国家。
直接任务:北伐革命
共同敌人:旧军阀、封建残余、帝国主义代表。
合作模式: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,参加国民革命军。
破裂原因:共产国际的草率决定(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)国民党右派、西山会议派的怀疑、排斥和打压,共产党占据国民党领导层的威胁,蒋介石的反俄促成最终的反共
合作成果:北伐战争胜利,中国在分崩离析中实现统一。
第二次国共合作回顾:
合作基础:民族主义
合作目的:抗击日本侵略者
直接任务:抗日战争
共同敌人:日本侵略者
合作模式:改编共产党军队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
破裂原因:抗战胜利后的国家领导权之争
合作成果:抗战胜利结束,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史。

回顾两次国共合作,有很多共同之处。
1、国民党内忧外患:第一次合作,是在陈炯明叛乱事件之后,中山先生对革命军组成的彻底失望和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判断,提出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。第二次合作,是在西安事变时候,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强大的舆论压力,不得不联共抗日。
2、共产党需要援手:第一次合作,共产党没有军队,仅凭农工革命解决不了中国的革命问题,共产党还处于地下组织。第二次合作,共产党非常弱小,外有日寇,内有围剿,无法完成抗日救亡的历史使命。
3、合作的政治基础、合作目的、合作任务高度一致,而且都有 共同的敌人。
4、合作破裂的原因也基本一致,都是缺少足够的信任,坚持各 自的政治理念导致分道扬镳,甚至反目成仇,兵戎相见。
从历史影响而言,两次国共合作合作都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之命运,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进程,同时也对国共两党自身产生了重大影响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国共两党的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。
药学系团总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