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
2021-10-14 19:37   审核人:   (浏览次数:)

重阳节

 

九月九,是重阳;放纸鹞,线爱长。

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。

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民俗观念中“九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,有长久长寿的含意,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2006年5月20日,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晒秋

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,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。去乡村赏民俗、看晒秋,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。

放纸鸢

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。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(风筝)为主要特征的。

登高

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。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。

吃重阳糕

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

药学系团总支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