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
2022-08-23 18:27   审核人:   (浏览次数:)

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

处暑的气候特点
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4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一个节气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。“处”就是“止”的意思,暑热天气至此为止,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。时至处暑,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、金风送爽的金色秋天了,气温开始逐渐下降,庄稼也一天天开始成熟,辽阔的大地变得金黄金黄,又是一年丰收之季。

处暑的民间习俗

1.拜土地爷

俗话说:“处暑满地黄,家家修廪仓。”

处暑时节到来之后,农作物也即将成熟,古时候,民间庄稼的收成全靠天气,所以民间普遍比较迷信,往往将风调雨顺祈求于神明,于是这也就有了“拜土地爷”的习俗。

古时候,每年处暑节气,农家百姓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,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,有的在田间插上旗幡表示对土地爷的感恩之情,还有的从田间干活回家后不洗脚,恐怕把好收成给洗掉,还有的将贡品撒进田地,然后烧纸祈福,并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,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,以此保佑粮食大丰收。

2.开渔节

处暑之后,不但是庄稼收获的季节,也是渔业收获的时期。在我国沿海地区,为了欢送渔民出海,期盼渔业丰收,便形成了特有的“开渔节”的习俗。

开渔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,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,还开展有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,贸易活动等。

到了现代社会,为了节约渔业资源,促进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,“开渔节”更是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搭台、交际唱戏的节日庆典活动。

处暑,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处暑前后,冷空气南下次数开始增多,气温下降逐渐明显。南方地区,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遭遇高温天,这就是名副其实的 “秋老虎” 。处暑时节,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,但早晚温度低,温差较大,人们应预防感冒。

处暑后,人体出汗明显减少,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,进入生理休整阶段,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,产生 “秋乏” 。化解“秋乏” ,要保证充足睡眠,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;饮食清淡,宜多吃西红柿、茄子、马铃薯、葡萄和梨等食物。

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畅游郊野、迎秋赏景、登高望远的好时节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、登山、打球等,对于老年人来说,运动要以“不累” 为标准。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,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,要避免户外活动。

药学系团总支
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