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灼灼 夭夭渐没
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每年公历六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,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。夏至之后,阴气始生,阳气开始衰退。
夏至之后,经常会出现对流天气、暴雨天气和高温天气。

对流天气是指地面受热强烈,空气对流旺盛,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。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,降雨范围小。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,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,常常带来局地灾害。
多数情况下暴雨天气会经常发生在长江中下游、江淮流域,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,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,各地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。
夏至过后,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,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,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,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,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,气温将继续升高,因此有“夏至不过不热”的说法。同学们要注意高温天气,谨防中暑!
药学系团总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