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——万物始藏 冬之伊始
2024-11-07 18:12   审核人:   (浏览次数:)

立冬——万物始藏 冬之伊始

立冬,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代表着冬天的开始。立冬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称“四立”。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中记载:“立冬,十月节,立字解见前。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意味着冬季开始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

初冬季节,正如谚语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所说,是阳气封藏修养的季节。此时宜补不宜清,以藏阳气。立冬以后,气温逐渐趋于零度以下,宜多吃温热补益的食物,如羊肉、乌鸡、北芪等。因秋季刚过,冬季初来,仍有燥意,饮食上可搭配养阴生津之物,如苹果、雪梨等。吃羊肉。在立冬时节,许多地方有“立冬吃羊肉”的传统习俗。羊肉性温热,有助于补充身体热量,抵御寒冷。在寒冷的季节里喝上一碗暖暖的羊肉汤,不仅能温暖身体,驱除寒意,还象征着健康平安。

吃饺子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。水饺形状像是一个半月形,两边翘翘,中间圆滚滚的,其原名叫饺饵,相传为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创。人们认为吃了它,冬天耳朵就不受冻。此外,饺子谐音“交子”,意味着秋冬的交接。

贺冬民间有立冬之日互相拜贺的习俗,如同过年一般热闹。人们更换新衣,相互走访,设宴饮酒,交流情感。这一习俗不仅增进了人际关系,更体现了人们对新季节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,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。冬泳在部分地区,立冬之日还有冬泳的传统。冬泳爱好者们用这种挑战严寒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。从中医药文化角度来看,冬泳可激发人体阳气,促进气血流通,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度进行,因为过度受寒可能损伤阳气,违背了冬季养生的原则。 祭祀祈福在一些地区,立冬也是重要的祭祖日。人们会在立冬当天进行祭祀活动,向祖先祈求庇佑平安度过冬天。立冬不仅意味着寒冷的开始,也寓意着旧一年的终结,新年轮的开启,立冬是人们表达敬意和感恩的时刻。

(责编·张义曼)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