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——大雪|天寒地冻 瑞雪纷飞
2024-12-06 18:57   审核人:   (浏览次数:)

二十四节气——大雪|天寒地冻 瑞雪纷飞

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冬季的第三个节气。斗指壬,太阳到达黄经255度,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-8日。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,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。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,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应。

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、降水量增多。大雪时节,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,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℃或以下,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,会降大雪,甚至暴雪。此时,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,而在更北的地方,则大雪纷飞了。

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。据统计,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,强冷空气过后,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的平均温度约在-20℃至-5℃之间,南方也会出现霜冻,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降雪或暴雪。

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:一候鹖鴠不鸣;二候虎始交;三候荔挺出。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,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;此时是阴气最盛,所谓盛极而衰,阳气已有所萌动,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;“荔”为马兰草即马兰花,据说也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。

大雪封河,小雪封山,从小雪节气到大雪节气雪量不断加大。这时的雪一般来讲下得越多越好,对于来年地表水分的积蓄,起着关键性的作用。这时的积雪,一可以给冬小麦保温保湿,防止冬季干吹风;二可以储存来年生长所需水分;三能冻死土壤表面的一些虫卵,减少小麦返青后的病虫害发生。

腌肉、打雪仗、赏雪景、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。老南京有句俗话,叫做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”。大雪节气一到,家家户户忙着腌制“咸货”。此时,家家户户门口,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、香肠、咸鱼等腌制品,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大雪节气时,天气寒冷,身体比较虚弱,需要注意养生。建议吃一些补气血、温润脾肾的食物,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,选择适合的药膳进行进补,如瘦肉枸杞大枣糯米饭、松仁蜂蜜粥、补肝肾饭等,这些药膳具有健脾益气、温补肝肾、补益肝肾等功效。还可遵医嘱选择人参、黄芪、阿胶、冬虫夏草、枸杞子等中药,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,或将以上中药浸泡成药酒,有助于滋补肾阳、温通血脉、促进血液运行。

总的来说,大雪节气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景的时节,它即是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反映,也是人们传统文化和习俗的重要载体。

(图文·余丛硕)
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