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——小寒|小寒伴好运 暖意上心头
2025-01-05 13:48   审核人:   (浏览次数:)

二十四节气——小寒|小寒伴好运 暖意上心头

天气逐渐的寒冷起来,尚未大冷。隆冬"三九"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,因此有"小寒胜大寒"的说法。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的时候,地表得到太阳光、热最少,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,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间。等到冬至过后,也是到"三九"前后,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,尽管得到太阳光、热稍有增加,依旧是入不敷出,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。

古人认为大雁是一种随阴阳迁徙的候鸟。小寒时,虽北方还是一片白雪皑皑,但它们已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,准备开始向北迁移。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大雁对故乡的眷恋,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适应。


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,古人认为喜鹊能感知阴阳,识别星象,随着阳气上升,喜鹊感知到阳气,识别到星位,便开始筑巢,准备孕育后代。其筑巢行为不仅体现了动物对生存环境的积极适应,也寓意着新春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。
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"雉,文明之禽,阳鸟也;雏,雌雄之同鸣也,感于阳而后有声。""雉"即野鸡、山鸡,在小寒的最后一候,雄雉开始感受到阳气的萌动,它们与雌雉一同鸣叫,声音响彻山谷


腊八粥是小寒节气中重要的民俗食品。腊八粥食材包括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红枣、花生等,具有调脾胃、补中益气、补气养血、驱寒强身和生津止渴的功效。糯米饭是小寒时节广东地区的传统食物,具有驱寒和补益的功效。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,食用后能让人全身感到暖和,有助于抵御寒冷。南京地区对小寒是非常重视的,讲究的是吃菜饭,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,菜饭中的糯米、生姜有补中益气,增强御寒能力。

(责编·程子洋)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