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节|合家团圆 幸福绵绵
2025-02-12 18:56   审核人:   (浏览次数:)

元宵节|合家团圆  幸福绵绵

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,元宵节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或元夕,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元,为始;宵,为夜。”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名为“元宵节”。元宵之夜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人们赏灯,猜灯谜,吃元宵,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,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。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,只称正月十五日、正月半或月望,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。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,又称上元,唐末才偶称元宵。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。到了清朝,就另称灯节。

元宵,原意为“ 上元节的晚上”,因 正月十五“上元节”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,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“元宵节”。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,当时称元宵为“浮圆子”或“乳糖元子”。后来又叫“汤团”或“汤圆”,这些名称与“团圆”字音相近,取团圆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,和睦幸福,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,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
1E269

《青玉案·元夕》宋代: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《正月十五夜》唐代: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。游伎皆秾李,行歌尽落梅。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

花灯,又名灯笼。花灯是汉民族数干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,它酬神娱人,既有“傩戏”酬神的功能,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。每到这时,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。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作。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,鲜艳夺目。

花灯,又名灯笼。花灯是汉民族数干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,它酬神娱人,既有“傩戏”酬神的功能,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。每到这时,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。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作。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,鲜艳夺目。

2E745

猜灯谜,又称打灯谜,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,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,燃放焰火,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。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,所以响应的人众多,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。

(图文·王柯人)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