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12全国防灾减灾日 |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
2025-05-12 14:56   审核人:   (浏览次数:)

5.12全国防灾减灾日 |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

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每年的5月12日,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,首次开始于2009年。设立目的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,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、后事之师,更加重视防灾减灾,努力减少灾害损失。

今年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主题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排查身边灾害隐患”,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。面对地震、火灾、洪涝等灾害如何提前预防?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?我们一起来学习吧!

迅速关闭电源、燃气,躲在桌子、床等坚固的家具下方,双手保护好头部、颈部,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。如果没有坚固家具,可跑到空间小的地方进行躲避,同时用双手护住要害部位。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,如广场、操场等,远离高楼大厦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。被困在废墟:应保持冷静,保证呼吸,保存体力,不要盲目呼喊,适时用硬物敲击管道、墙壁等发出求救信号。

使用燃气时要保持通风,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阀门,发现问题及时维修。不私拉乱接电线,不超负荷用电,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和电器设备。一旦发现火灾,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,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、火势大小、燃烧物质等信息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前行,选择楼梯逃生,不要乘坐电梯,按照疏散指示标志和安全出口标识的方向迅速撤离。

如果在户外遇到暴雨,应立即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,不要在大树下、电线杆旁或广告牌下停留。在家关闭门窗,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室内。如果家中进水,应及时切断电源,避免触电危险。将贵重物品和重要文件转移到高处,减少财产损失。如果在驾车途中遇到暴雨洪涝,应减速慢行,注意观察路况。遇到积水路段,不要贸然涉水,可先观察积水深度和水流速度,判断车辆能否安全通过。如果车辆熄火,不要再次启动,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,并及时报警求助。

溺水后要保持冷静,头部后仰,使鼻部露出水面,尽量用嘴吸气、用鼻呼气,以防呛水。放松肢体,让身体在水中保持漂浮状态,等待救援。如果周围没有救援人员,且离岸较近,可尝试向岸边游动。游动时采用仰泳或侧泳姿势,动作要缓慢、有节奏,避免过于用力导致体力耗尽。当救援人员到达时,要听从他们的指挥,不要强行拉扯救援者,以免两人都陷入危险。如果救援者抛来救生圈、绳索等,要及时抓住并抱紧。被救上岸后,应迅速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,如泥沙、水草等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呼吸、心跳停止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,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。

灾难总是突如其来,掌握防灾知识、提升应急能力,是守护生命的重要屏障。让我们一起学习防灾减灾技能,了解风险隐患,熟练应急避险方法,增强安全防范意识。只有居安思危、未雨绸缪,才能在灾害来临时冷静应对,最大限度减轻损失。珍视生命,从主动学习开始;守护安全,让防灾意识融入日常——多一份准备,就多一份生命的保障。(图文:程子洋)

关闭窗口